距离生态宜居型乡村有多远? 首先解决这几个难题

栏目:行业动态 发布时间:2018-06-28

农村环境治理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打造宜居乡村的必备条件。这么说来,我们的话题便聚焦到了当下最为突出、也最难解决的农村环境问题上——污水、垃圾治理等。

距离生态宜居型乡村有多远? 首先解决这几个难题

中央一号文件已聚焦“三农”15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随着日前中央一号文件的发布,乡村话题又引热议。

乡村振兴不单单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兴盛,还包括农村文化、治理、民生、生态在内的乡村发展水平的整体性提升。其中,良好生态环境是农村最大优势和宝贵财富,这是一笔未被发掘的巨大宝藏。

从目前看来,我国的乡村环境并不令人满意。从人口的流动看来,还是农村往城市跑的人居多。经济水平无疑是关键因素之一,但还有十分重要的一点不容忽视,那就是农村的生态环境。从农村的基础设施看来,许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民生领域欠账较多,农村环境和生态问题比较突出,乡村发展整体水平仍然有待提升。如此一来,人们自然而然地更愿意往城市跑。

说到基础建设这一块,就不得不谈一谈农村的污水处理、垃圾处理以及农村面源污染的问题。

首先来看污水处理。农村的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起步晚,与城市水平相差较大。许多农村的污水排放方式还是非常原始和粗放的,没有建立起系统的污水处理管道与设施。于是,做菜洗碗的水、洗衣服的水全都一起排到河道里,渗入地下。不但造成了大量的水资源浪费,还对下游的饮水安全造成了威胁。

农田作为农村的一大组成部分,施肥和喷洒农药后的水也没有经过处理,一齐流走,对土壤和水环境都造成了破坏。不过由于资金缺乏等因素,农村的污水治理仍是一大难题。

其次是垃圾处理。前几年,河道中总是躺着零零散散的垃圾。而近年来,农村的垃圾处理问题已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不少农村相继建立起了集中倾倒垃圾的投放点。目前,城乡垃圾收运一体化模式以其经济高效性,受到了各地区的青睐。不过收运和处理环节仍需进一步改善,垃圾分类有待进一步推广,资源化利用体系有待完善。

此外,值得注意的一点就是,农村厕所已成为影响农民群众生活品质的突出短板。厕所改革对于农村环境的影响无疑是巨大的。当一个臭气熏天、污渍斑驳、黑水横流的农村厕所摆在你面前,你还会觉得这个乡村美吗?你还能继续畅想“小桥、流水、人家”吗?答案是否定的。而目前,还有一部分农村厕所以露天的方式打破着我们对美好乡村的想象,也还有一部分农村厕所因无人管理而引来臭味相投的苍蝇。农村厕所改革迫在眉睫。

由此看来,为构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丽乡村,农村应该加强对污水、垃圾、公共卫生的处置和管理,同时还应加强对畜禽粪污处理和对农村废弃物的无害化处理与资源化利用。对此,中央一号文件强调指出,加强农村突出环境问题综合治理,并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

乡村本是依山而傍,依水而栖的田园,是一种保存着原始记忆和承载着心灵寄托的地方。它与自然是浑然天成的,它不该被塑料袋、农药化肥等打上现代文明标签的物质所破坏,也不该作为我们生产生活的牺牲品。

我们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因此,在推进乡村发展建设的同时,我们也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实现百姓富、生态美的统一。2018年的中央一号文件还确定了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任务,2035年,农村生态环境根本好转;2050年,实现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