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在短时间内较大程度地解决历史上长期积存的问题就须采用攻坚战模式,通过“挂图作战”来达到近期目标,攻坚就必须有任务清单和时间结点,这样必然会存在采取见效快、类似西医式治理手段,建造灰色设施甚至临时措施来解决眼前的问题。但是,水环境治理是项系统工程,水生态修复是中医式长期的调理过程,必须顺应自然、久久为功且要具有可持续发展性。
我国“十四五”水环境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提出如下建议:
01 从满足人类需要角度系统布局、科学规划
必须从更好满足人类需要的角度去进行系统布局、科学规划,要更多的考量生物生态毒理性,不能为了诸如类似化学指标的达标而达标。当前我国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与污水处理排放标准存在很多不适宜甚至冲突,相关标准亟待更新更新。同时要制定适宜的水生态标准,如本土物种多样性、生态链的构建标准等。
02 用生态的方法来解决水生态问题环境问题
要可持续就必须更尊重科学规律、顺应自然,最终依赖生态的方法来解决水生态问题环境问题,就必须将生态环境高质量保护与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协同。
03 考核要体现结果、目标导向,体现生态环境效益最大化导向
各行政区域要根据所在地实际情况做好排水系统顶层设计,因地制宜且各负其责。同时也建议对污水处理厂的出水标准分晴天、雨天情形,探索污水处理费与污染物削减当量进行挂钩,鼓励现有的污水处理厂能发挥最大的环境效益,而不是被某项未必关键的指标严重束缚,不敢越雷池半步,形成污水处理厂只关心其出水,而不关心区域水环境的情况,雨天、晴天最大限度地削减污染物地模式也会无从谈起,“厂-网-河”联动的效果也会大打折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