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凹式绿地
河流周边入渗系数较低的绿地采用,可更多地消纳地表径流。城区建筑物、街道、广场等不透水地面周边,可以此用来收集蓄渗小面积汇水区域的雨水。又能在立交桥附近、市郊等空旷区域大规模应用,提高城市防洪能力。
透水铺装
多孔结构形成骨架,同时满足路面及铺地强度及耐久性。雨水能迅速渗入地下,减少路面积水,减轻排水系统压力,减少对自然水体的污染,提高地表透气、透水性,改善动植物生存空间,吸收车辆噪声,降低表面温度,缓解热岛效应。
砂滤
以天然石英砂通常还有锰砂和无烟煤作为滤料的水过滤处理工艺过程。常用于经澄清(沉淀)处理后的给水处理或污水经二级处理后的深度处理。根据原水和出水水质要求可具有不同的滤层厚度和过滤速度。主要作用是截留水中的大分子固体颗粒和胶体,使水澄清。锰砂可以去除水中的铁离子。
土壤渗滤
一种人工强化的污水生态工程处理技术,它充分利用在地表下面的土壤中栖息的土壤动物、土壤微生物、植物根系以及土壤所具有的物理、化学特性将污水净化,属于小型的污水土地处理系统。
人工曝气增氧
通过机械作用,鼓风、压缩空气进入水体进行充氧曝气。
跌水曝气
利用河床比降形成的落差或者使用潜水泵提升水体,使水体从高处自由跌落,带入气泡到下层水体。
生物强化
在生物处理系统中,投加具有特定功能的微生物、营养物或基质类似物,增强处理系统对特定污染物的降解能力及讲解速率。
生物膜
依靠固定于载体表面的微生物膜净化水质。(有机污染物--细菌--原生动物组成食物链)
稳定塘
稳定塘旧称氧化塘或生物塘,是一种利用天然净化能力的生物处理构筑物的总称。其净化过程与自然水体的自净过程相似。通常是将土地进行适当的人工修整,建成池塘,并设置围堤和防渗层,依靠塘内生长的微生物来处理污水。主要利用菌藻的共同作用处理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
雨水利用塘
通过滞留、沉淀、过滤和生物作用等方式,达到高峰消减和径流污染控制目的的雨水塘。
生物景观塘
在生物塘内种植一些纤维管束水生植物,如芦苇、水花生、水浮莲、水葫芦等,能够有效地去除水中污染物,尤其是对氮、磷有较好的去除作用。
人工湿地
利用土壤和填料(如砾石等)混合组成填料床,使水在床体的填料缝隙中流动或在床体表面流动,并在床体表面种植具有性能好,成活率高,抗水性强,生长周期长,美观及具有经济价值的水生植物(如芦苇,蒲草等)形成一个独特的动植物生态体系,用于净化水体。
前置库
在大型河湖、水库内,入口处设置规模较小的水域,利用它的蓄水功能,将因表层土壤的污染物淋溶而产生的径流污水截流,经过物理 、生物作用强化净化后,再拍入药保护的河湖、水库。
生物浮床
以漂浮 材料为载体,将水生、陆生植物栽植到富营养化的水体中,依靠植物吸收水体中的氮磷及有机物,净化水质。
缓冲带
河岸两边向岸坡爬升过渡区域,种植树木、乔木及其它植被形成缓冲,防止坡地地表径流、废水、地下径流甚至深层地下水流所带来的养分、沉积物、有机质、杀虫剂及其它污染物进入河湖系统。
生态沟渠
在保证输水安全的前提下,在排水沟内,通过植草、铺设过滤层, 有时根据情况再设置透水坝、拦截坝等辅助措施,形成较高水质净化能力等排水沟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