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境修复与生物多样性保护技术

栏目:行业动态 发布时间:2021-06-28
生境修复与生物多样性保护技术,在河道局部区域构筑特殊结构,调节水体与岸坡之间作用,形成多样性的水边地貌和水流特性,增加鱼类等其它水生生物栖息地功能。
01 河流蜿蜒度构造技术
通过直接修复原有蜿蜒模式;应用经验或测量修正蜿蜒参数;参考附近未受干扰河段;自然恢复法,适当设计,让河道自然稳定。

02 河流横断面多样性修复技术
河流横断面多样性修复技术:包括河槽、洪泛区和过渡带,在满足设计洪峰流量和平滩流量的基础上,设计多样化断面。

03 河道内栖息地加强技术
利用木材、块石、适宜植物以及其它生态工程材料相结合,在河道局部区域构筑特殊结构,调节水体与岸坡之间作用,形成多样性的水边地貌和水流特性,增加鱼类等其它水生生物栖息地功能。包括:
(1)砾石与砾石群:增加河道复杂性
(2)具有护坡和掩蔽作用的圆木
(3)挑流丁坝
(4)叠木支撑
(5)生态堰

04 生态型边坡技术
规模最小化、外型缓坡化、内外透水化、表面粗糙化、材质自然化及成本经济化,并保证稳定安全、生态健康、景观优美的多功能型岸坡防护技术。满足人类需求,对生态系统冲击最小。包括:

(01)渗滤植生砌块护岸
(02)坡改平砌块植生护坡
(03)格网网箱柔性边坡
(04)格网土石笼护坡
(05)护坡工程袋边坡
(06)铰链式混凝土护岸
(07)生物基质混凝土
(08)自嵌式植生挡土墙边坡
(09)植物纤维毯覆盖护岸
(10)三维土工植被网覆盖护岸
(11)巢式生态边坡

05 生态清淤技术
去除沉积于湖底、河底的富营养物质的技术。包括清除淤泥、半悬浮的絮状物(藻类残骸、休眠状活体藻类)。最大限度地清除,以生态修复为目的。包括:
(1)底泥调查技术:掌握污染底泥的沉积特征、分布规律、理化性质
(2)确定清淤范围与深度确定技术:用聚类分析、层次分析及经验确定范围,用背景值比较法、拐点法、底泥分层释放法、生态风险系数法等确定清淤深度
(3)施工技术:满足精确疏浚、对细颗粒流泥清除要求,满足低扰动、低费用等要求。

06 水系连通技术
提高流域和区域水资源统筹调配能力,为洪水提供畅通出路和蓄泄空间,并增强水体自净能力和修复水生态功能,统筹规划闸坝、堤防布局,优化调度运行,减缓阻隔,恢复河湖纵向、横向、竖向连通。包括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

07 河湖岸线控制技术

综合分析河岸开发利用与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合理确定岸线范围、划分功能区,并提出岸线布局调整和控制利用与保护措施。目的是保障河道、湖泊行洪安全、蓄洪安全,维护河流健康,科学利用和保护岸线。包括临水控制线和外缘控制线。两者之间的带状区域叫岸线。任何进入的开发利用行为都必须符合管理规定要求,不可逾越。

08 过鱼设施
指为使洄游鱼类繁殖时能溯河或降河通过河道中的水利枢纽或天然河坝而设置的建筑物及设施的总称。包括:鱼道、仿自然通道、鱼闸、升鱼机和集运鱼船。

09 增殖放流
对处于濒危状况或受人类活动胁迫严重,具有生态及经济价值的特定鱼类进行驯化、养殖和人工放流
10 迁地保护
为洄游鱼类提供新的产卵场地、索饵场和越冬场的一种保护措施。

11 “三场”维护技术

在水电工程建设过程中,为维护特有、濒危、土著及重要渔业资源。要特殊保护和保留未开发河段,对动物的产卵场、索饵场、越冬场等重要原生境进行保护。

12 分层取水技术
为减缓下泄低温水对下游水生生物或农田灌溉的不利影响,采取的水温恢复和调控措施。

13 过饱和气体控制技术
水库运行、发电、泄洪过程降低泄水气体饱和度的技术。需加强监测,合理消能,减少气体过饱和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