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用水量急剧上升,导致河流生态出现水质污染、生物群落多样性破坏等问题,为有效遏制此等问题发生,将对河流生态实施修复工程。
河流生态修复是利用生态系统原理,采取各种方法修复受损伤的水体生态系统的生物群体及结构,重建健康的水生生态系统,修复和强化水体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并能使生态系统实现整体协调、自我维持、自我演替的良性循环。
河流水系生态恢复的任务有4大项:一是水质改善;二是水文情势改善;三是河流地貌景观修复;四是生物群落多样性的维持与恢复。总的目的是改善河流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和过程,使之趋于自然化。
(一) 水质改善
水质条件改善是河流生态修复的前提。通过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提倡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以改善河流的水质。目的是提高规划区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控制入河污染物总量,核准纳污能力,控制湖库富营养化。控制有毒有机化学品(TOC)和重金属污染问题。
(二)水文情势改善
改善水文情势不仅要保证生态基流,还要考虑自然水流的流量过程恢复,以满足生物目标生活史的需求。如上述,水文情势可以用5种要素描述,即流量、频率、持续时间、出现时机和变化率。
需要消除和缓解的胁迫因子包括:超量取水引起下游河段径流大幅度下降甚至干涸、断流;水库径流调节造成径流过程均一化;洪水脉冲效应被削弱;洪水发生时机的改变;洪水持续时间的重大变化等。消除或减缓这些胁迫因子,改善河流水文情势。修复措施包括:通过水资源合理配置保障生态用水;改善闸坝调度方案;兼顾生态保护的水库调度等措施。
(三) 河流地貌修复
需要消除和缓解的胁迫因子包括:水坝导致的生态阻隔作用;河流渠道化、直线化;侵占河漫滩;堤防的生态阻隔作用;不透水硬质护坡护岸工程;围湖造田;无序采砂等。
河流地貌修复包括:河流纵向连续性修复;河流侧向连通性和河湖、水网的连通性修复;河流形态修复包括平面形态的蜿蜒性、断面几何形态的多样性和护坡材料的透水和多孔性能的修复。
(四) 生物群落多样性恢复
恢复生物群落多样性和物种多样性,其对象包括水生生物和陆生生物的恢复。按照河流生态系统整体恢复的理念确定生物群落恢复任务,难点在于如何选择指示物种。具有操作性的方法是把重点恢复濒危、珍稀和特有生物物种以及保护和恢复重要生物资源。此外,还应加强土著物种的保护,防止生物入侵。
恢复生物群落多样性的关键是河流栖息地的维护和完善。要充分考虑河流生态系统的易变性、流动性和随机性,即随着水文周期变化以及河势变化引起的栖息地的动态扩展、收缩和变化。还要考虑动物迁徙范围以及植物随机分布的影响范围,以便合理确定生态修复的规划范围和生物监测范围。
在制定河流生态修复规划时,既要考虑生态系统的完整性,采取综合而不是单一的修复措施,又要通过对关键胁迫因子的识别,有针对性地对上述4类任务进行优先排序,确定修复工程的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