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河道综合治理及生态修复

栏目:行业动态 发布时间:2022-10-27
全国对河流的改造开始转变为景观绿化、水利建设、防污治污等方面的综合治理。营造和谐优美的人居环境,创造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理念为城市发展带来了新生。

城市河流是孕育城市文明的摇篮,是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载体,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到了近代,城市的高速发展给城市河流造成了诸多压力,严重影响居民的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近年来,全国对河流的改造开始转变为景观绿化、水利建设、防污治污等方面的综合治理。营造和谐优美的人居环境,创造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理念为城市发展带来了新生。

淤泥堆积

工业废水、生活废水含有大量的有机质和各种矿物的混合物,排入河流经过一段时间沉积于水底形成淤泥,再加上大暴雨将地表的土壤颗粒流入河流中,形成较有粘力的淤泥。若长期不进行清淤工作,将会造成河床抬高,排涝泄洪不畅,供水、抗旱能力下降等。

生态环境退化,自净能力下降

随着水质恶化和污染物的沉积,微生物(细菌)大量繁殖,水体中溶解氧量降低,水生生物减少。过多的人工硬化造成自然面积减少,生物多样性降低,物种数量减少,从而造成河流生态环境不断退化,自净能力下降。

为了使河道生态系统回归自然、稳定的状态,需要从最基础的环境因子开始控制,加入必要的人工干预,营造适合水陆两生的植物生长空间,保护河流动植物繁殖,保持河流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

河道形态多样性恢复

河道的蜿蜒性使得河道拥有主流、支流、河湾、跌水、深潭等多种形式,由此形成了丰富的滨水景观,也成为鱼类、鸟类、两栖动物、昆虫等生物的繁衍栖息地。天然河道多是蜿蜒型,这样的弯曲性能够减弱洪水的冲击力,从而保证河床稳定,缓解下游的压力。

河在生态修复时,对其中一段改造成了自然蜿蜒的河道,并在河流中增加了湿地、洼地、浅滩等具有自然特征的河道形式,增强了河道生态性。

另外,可根据地形人工设置落差,形成阶梯状。一方面通过跌水增强河道复氧能力,促进生态修复进程;另一方面,水流的变化有利于保持生物多样性,同时形成河流跌水,丰富听觉、视觉景观。